
生态文明
澳门尼威斯人网站 > 经营发展 > 发展成就 > 生态文明
强化环境管理
公司不断完善环境管理顶层设计,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,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自查,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,全年未发生重大环保安全事件。
公司持续强化环保领域风险管控,开展节能环保技改专项巡视;召开生态环保风险整改推进会,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红线、建设项目环保“三同时”等环保风险专项整改。
扎实推进长江、黄河流域重点电厂废水、煤场、灰场治理等工作。
39家水电站完成流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流量监测在线接入工作。
里底、黄登等5个水电项目全部完成环保水保验收。
调整能源结构
公司积极推动绿色转型,坚持把低碳清洁能源作为主攻方向,累计装机占比38.12%,较年初提高1.5个百分点。公司大力推动结构调整,全力打造新能源、核电、水电三大支撑,“两线”“两化”战略进入收获期。
“北线”: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绿色综合能源基地──陇东能源基地开工建设,大型基地开发格局逐步形成。
“东线”:初步形成海上风电基地投资、建设、运维一体化全过程模式。
2021年,公司新能源产业盈利同比增长88%,单位千瓦利润、度电利润两项指标在同类型企业对标中均位列第一。新能源年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37%;新能源项目开工、并网规模“双破千”,连续两年创造历史最好水平。
节约资源能源
降低能源消耗
公司通过供热改造、节能诊断、优化运行、技术进步等手段,完成供电煤耗294.04克/千瓦时,同比降低1.30克/千瓦时;完成厂用电率3.69%,同比下降0.04个百分点;加强标杆机组培育工作,共有86台次火电机组在中电联机组竞赛中获奖,获奖数量行业领先。
建设循环经济
公司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建设,提升工业“三废”、余热余能的利用率,打造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新模式。
公司以“做城市垃圾的终结者”为目标,加大污泥、生物质、多元固废耦合发电项目投资力度,在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河南等地投资建设12个耦合发电工程,设计日处理量3790吨,有效解决“垃圾围城”的困境,助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开展清洁生产
打赢防污攻坚战
公司严守生态保护红线,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公司加强污染物排放实时监督平台建设,完成废水污染物在线监测平台建设;编制《服务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》,实现流域电厂废水治理全覆盖,重点区域95%的电厂完成煤场封闭改造。
公司认真做好清洁生产工作,污染物排放绩效始终保持行业领先,超低排放机组占比达到99%,超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。截至2021年底,公司火电机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烟尘排放绩效分别为0.070克/千瓦时、0.137克/千瓦时、0.009克/千瓦时,分别同比下降2.78%、1.44%、10%,分别比2016年下降63%、39%、74%。
助力实现碳中和
公司不断加强碳中和工作顶层建设,成立华能碳中和研究所,开展碳中和战略方向、演进规律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基础研究,是电力行业央企中第一家碳中和研究所。公司积极开展“双碳”路径研究,参与中国工程院、国资委课题重大咨询项目及研究课题,完成两项技术标准制定。2021年,公司“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型电力集团碳资产管理平台”获电力行业两化融合应用创新优秀解决方案。
公司落地全国首单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,满足火电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为企业盘活碳资产探索新路径;主动适应“双碳”目标下的电力市场融合发展,成立绿证与碳交易处,实现绿证和碳交易统筹管理,节约配额资源200余万吨。2021年,公司100余家火电企业提前14天完成碳交易履约,出售碳配额524万吨,碳资产经营管理成效显著。
提升环保意识
保护生态环境
在工程建设中,公司坚持综合考虑发电、防洪、水土保持、水产养殖、旅游发展等方面的要求,落实项目建设环保措施,着力保护周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,实现项目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。
落实绿色办公
公司通过一系列绿色办公措施,引导员工从身边小事做起,降低平日生活中的能源消耗,增强环保意识。
严格控制空调温度,推广使用节能电器。
规范公车使用,严控公务车购置和车辆燃油消耗。
按需采购、领用办公耗材,碳粉盒以旧换新,纸张双面打印。
大幅精简会议、简报,全面推广视频会议,减少差旅造成的能耗。
推进信息化和无纸化办公,通过建立内部局域网络,减少打印纸张。
传播环保理念
公司加强绿色环保理念宣贯,培育员工生态保护意识,倡导低碳生活方式,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及环保知识培训,搭建利益相关方沟通平台,更好地回应相关方诉求。